<th id="nocvz"></th>
<tbody id="nocvz"></tbody>
<span id="nocvz"><pre id="nocvz"></pre></span>
  • <dd id="nocvz"></dd>
    <rp id="nocvz"></rp>
    按作品

    熱搜藝人

    戴琳琳

           職   稱工藝美術師
           戴琳琳,1961年出生于江蘇宜興,藝名砂林,師從華建民,創作室研究員、工藝美術師,84年進宜興市合新陶瓷廠學藝,90年進華氏藝陶創作室工作從師著名陶藝家華建民學藝負責紫砂壺手工制造及新品開發設計,戴琳琳曾獲1994年全國評比二等獎,95年江蘇新品展評二等獎,96年江蘇輕工產品評比二三等獎。戴琳琳紫砂壺其業績和佳作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紫砂壺珍賞》、《陶魂》、《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等十多種專集。

    鮑利安
        鮑利安,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2016年 第六屆)、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2016年 第二屆)、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1959年生于宜興,1978年起師從高麗君、曹婉芬、潘持平,從事紫砂陶藝創作設計,后得顧景舟大師指導。

        所創作作品題材廣泛,立足“藝德”,并從“壺內”和“壺外”兩個方面去領悟紫砂藝術之精髓。作品既繼承歷史傳統,又富有現代氣息,既注重造型外涵、又突出神韻內涵,既表現個性風格,又具有共性特色。實踐中,十分注重“線與型”的貫通,“方與圓”的結合,“神與氣”的表現,外涵形象豐富,內涵回味無窮,逐漸形成了自己雍容大度、樸實端莊、內外兼修、雄健儒雅的個人創作風格?!八囆g的精髓來源于生活,藝人的作為取得于藝德”,經過幾十年的紫砂藝術學習、創作、立足“藝德”的修養,積極參加社會的義賣、義展、捐贈等公益活動,所創作作品獲得國家金獎六項、國家銀獎三項、國家銅獎四項、省級金獎三項、省級銀獎二項、省級銅獎三項、國家專利四項。收藏:中南海紫光閣、天津博物館、南京博物館等共計五項。先后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兩篇,省級刊物(包括省級專業網站)發表論文三篇,并參與編寫《陶苑掇英》一書。

    曾多次應邀前往美國、韓國等陶藝交流,更是在2005年應邀赴日本舉辦個人紫砂藝術展。

    作品多次在各類全國陶瓷展評中獲獎:

    1990 年創作的“七頭珠海翔龍壺”作品獲全國陶瓷評比三等獎,同年七月在首屆“瓷都景德鎮杯”國際精品大獎賽中獲三等獎;

    1991 年創作的“九件韻律”茶具獲江蘇省輕工業美術設計展評二等獎;

    1994 年創作的“舞壺”,是依據古代宮女舞姿的形態而設計的,以線為主題,曲線優美流暢貫穿于整體造型。同時體現了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意境, 從而使作品達到了傳統與創新,古代與現代融合的藝術效果,因而在九四年中國陶瓷藝術展評暨第四屆宜興陶瓷藝術節中榮獲二等獎;

    2000 中國國家級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五福拜壽》壺榮獲金獎,《結義》壺榮獲銀獎;

    2000年獲“中國紫砂優秀中青年陶藝家”稱號;

    2001 年第三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燁玉》壺榮獲金獎,

    2002 年第四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吐艷》組壺榮獲金獎,《期盼》壺榮獲銀獎;

    北京工藝美術精品展中《丹鳳朝陽》組壺榮獲華藝杯銀獎;

    2003 年中國大連工藝精品展中《源系列》榮獲一等獎;

    2003 年第五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恒羊開泰》壺榮獲金獎;

    2003 年參加了《陶苑掇英》編委工作;

    2004 年第六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寶鼎》壺榮獲金獎;

    2005上海國際藝術節《相知》壺獲金獎;

    作品先后在“唐人工藝”、“壺錦”、“茶與壺”、“紫玉金砂”、“方圓天地”、“砂壺集”等雜志多次刊載。
    陳偉軍

          職   稱民間藝人

          陳偉軍,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青年陶藝家,1969年出生于世界獨特的陶都--宜興丁山人;大多從事紫砂行業"有的具有先天陶藝的塑養"、"有的具有先天制壺的能量"。

          生在陶都能以優越的環境,具有先輩們的創造與現代人的"科藝變革",具有紫砂泥古雅的色澤和可塑性強的特性來豐富我們的紫砂藝術。

          國偉陶藝主要從事紫砂作品的推廣與開發,在制作技藝上進行探索與研究,陳偉軍紫砂壺作品以"工整精細""厚實曲雅""渾然大氣"來滿足廣大紫砂收藏愛好者的要求為宗旨,同時與各企業及個人塑造紫砂禮品,至今在紫砂藝術界上是一個新的亮點。

    何挺初
        何挺初,1940年生于陶都宜興,1956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2005年研高,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2011年 第五屆)、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2011年 首屆),先后師從吳云根、裴石民老藝人,又得到顧景舟大師的指點,擅長紫砂造型創新設計,特以花貨擅長。

        1978年赴澳大利亞進行陶藝交流,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踏上異國弘揚紫砂文化的藝人,1983年受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造型設計專業培訓。1991年赴新加坡參加中國宜興紫砂陶藝家作品展。

        在從事紫砂陶藝創作的四十多年中,所創作的作品在專業評比中多次獲獎,并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五頭蟹簍茶具》、《浪花提梁壺》被香港茶具文物館收藏;


        《雙魚戲水壺》在2000年被無錫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五頭漁家樂茶具》在1990年全國陶瓷藝術展被評為三等獎;

        《觚菱壺》被美國三番市亞州博物館收藏;

        《圈蓋三足壺》1987年被中南海紫光閣選定陳設;

        1982年《挺竹壺》在全國陶瓷評比中獲二等獎;

        1989年《五頭蟹簍茶具》獲江蘇省第二屆輕工美術設計二等獎;

        《五頭漁家樂茶具》在1990年首屆景德鎮國際陶瓷精品大獎賽評比中獲三等獎;

        所創作作品多次發表于各類專業書刊,如《中國宜興紫砂珍賞》、《宜陶之旅》、《當代紫砂群英》、《壺錦》、《壺藝寶典》以及《人民日報》、香港《大公報》等。
    蔣泉芳
    1967年蔣泉芳出生于宜興紫砂發源地潛洛村。潛洛蔣氏家族,在明、清古龍窯時代的紫砂界,就有著很高的聲望。祖父蔣挺芝 ,父親蔣盤林都是民間制壺高手。蔣泉芳從小在家族熏陶下耳濡目染,1987年隨父蔣盤林學習全手工制壺技法,后師從研究員級高級工藝師陳洪平,制作技法精巧,功底扎實,并常得到姑媽蔣蓉大師的藝術指導。蔣泉芳紫砂壺作品構思嚴謹,端莊典雅,繼承傳統又不失個人風格。 蔣泉芳紫砂壺作品多次在紫砂行業精品博覽會中獲得榮譽獎項: 2001年蔣泉芳紫砂壺《荷美》壺獲第三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2年蔣泉芳紫砂壺《虛扁》壺獲得“中國華東工藝美術精品展”銅獎; 2005年蔣泉芳紫砂壺《天地吉祥》壺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國紫砂博物館)收藏; 2009年蔣泉芳紫砂壺《魚樂》壺獲第十一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蔣泉芳紫砂壺《連年有余》壺獲得“宜興市手工制陶大賽”一等獎; 2012年蔣泉芳紫砂壺《虛扁》、《雙線竹鼓》壺被無錫市博物館收藏; 2012年蔣泉芳紫砂壺《事事如意》《天地吉祥提梁》獲第十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3年蔣泉芳紫砂壺《天隨人愿》壺獲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被中國紫砂博物館收藏; 2013 年蔣泉芳被中國民族器樂協會及中共揚州市委宣傳部授予中國民族音樂“愛心貢獻獎”; 2014年蔣泉芳紫砂壺《福祿如意》壺獲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5年蔣泉芳參加北京首都博物館“紫玉墨韻——書畫紫砂藝術聯展” (由天津美術學院,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宜興市委宣傳部,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協辦),與津門畫派霍春陽,楊沛璋,王之海,周午生這四位著名畫家進行藝術合作并聯袂展出; 2016年蔣泉芳紫砂壺《四季如意》壺被首都博物館收藏。
    吳培林
        吳培林,齋名牧泥堂,江蘇宜興人,大學畢業,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2011年 第五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F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成員。

        1990年,吳培林參加百歲著名畫家朱屺瞻先生“壽星百歲畫壽壺”活動,為“百歲畫壽壺”——“壽·靈芝壺”作者。1994年,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始設立“吳培林陶藝工作室”。長期從事紫砂壺藝創作,作品追求藝術風格個性化,造型理念切壺切意,“絞鑲泥”技藝手法獨特。師法自然,寫意呈畫,里外一致,或峰巒疊嶂,或行云流水,追求“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專為收藏家及壺藝愛好者打造,每款不過三件,甚多孤品,盡心盡力擴展壺藝本體的價值空間。

        金獎作品有“荊溪十景系列壺”、“生命歡歌壺”、“人約黃昏壺”、“海上明月壺”、“太湖博覽壺”、浪花壺”?!肮咸镄№M壺”在全國陶瓷創新評比中榮獲二等獎,“孕育壺”榮獲“中國十大紫砂茗壺”,無錫博物館等藝術場館都有收藏。

        1990年起有論文《開創紫砂壺藝新的裝飾藝術》、《火光土色》、《淺論紫砂壺絞泥裝飾的創意及其技法》、《現代陶藝與陶瓷藝術》、《淺談紫砂壺藝的創作與創新>)等發表于《天地方園》、《江蘇陶瓷》等刊物中,作品和簡歷錄入《中國紫砂圖典》等各種大型辭書,藝術業績和創作在電視、報刊等傳媒中多有播出和報道。

    名家名堂

    應衛強
    職 稱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
    應衛強1971年生于陶藝世家,從小就受到紫砂陶藝的熏陶,九十年代從事紫砂陶刻,經過多年的刻苦練習和潛心鉆研,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應衛強紫砂壺作品豁達大度,俊秀細膩,被同行所稱道。其紫砂壺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展中展出并獲獎,并被多家報刊雜志刊登,深受諸多收藏家和紫砂愛好者的青睞。
    應衛強紫砂壺作品立足于傳統而不囿于傳統,風格沉穩高雅,古樸韻秀。應衛強紫砂壺每件作品都溶注著作者的心和意,每件作品都散發出濃郁的東方藝術特色,應衛強紫砂壺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紫砂展評并獲獎。 
    范陶琦
    職稱: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
    范陶琦,1990年出生于江蘇宜興太湖之濱。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藝術設計本科專業,中共黨員。從小受家庭濃厚的紫砂創作環境的藝術熏陶更得以父親范仁良的言傳身教。范陶琦紫砂壺“雀之靈”、“丹綺壺”、“壽君壺” 等采用紫砂絞泥裝飾手法受到收藏愛好者及行內老師的認可與贊許,榮獲“中國紫砂希望之光”稱號。
    家庭濃厚的紫砂創作環境給了范陶琦良好的藝術熏陶。童年時,范陶琦手中的五色土就如五彩橡皮泥,父母給了范陶琦自由想象的空間去發揮自己的靈感。大學時就不斷有作品問世。范陶琦大三時《廣西畫報》的“藝術”專欄介紹其在校期間創作的作品,并參加2011年11月底在桂林市舉辦的“墨海飄香、紫玉傳情”藝術作品邀請展。2011年范陶琦暑期學習制壺事跡刊登于《宜興日報》“70、80”專欄。2012年范陶琦紫砂壺作品《雀之靈》入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之《紫砂器拍賣年鑒》。2013年陶藝作品入選北京《名家》雜志并登載。同年壺藝事跡接受中國紫砂頻道專訪。2014年范陶琦獲得宜興市丁蜀鎮“慈善之星”。范陶琦她是“仁藝居”茗砂苑成員之一,得到父親范仁良的言傳身教,范陶琦紫砂壺近作“雀之靈”、“丹綺壺”、“壽君壺”等采用紫砂絞泥裝飾手法受到收藏愛好者及行內老師們的認可與贊許。
    許智萍

        許智萍,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簡介】許智萍,研究員級高工王小龍弟子,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功底深厚,最具發展潛力工藝師之一!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青年陶藝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1972年許智萍出生于蜀山腳下與“南街”(眾多紫砂大師居住處)相距不遠的木石村。1989年許智萍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研究所師從王小龍、高麗君夫婦,后入南京藝術學院深造。王小龍、高麗君均為一代陶藝大師朱可心先生的得意門生。王小龍是“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之子,家學淵源,又得朱可心真傳。

        許智萍多年來潛心于紫砂茶具制作,數得大師兄季益順點撥,技藝益發精進。許智萍紫砂壺作品以花器見長,內涵深蘊,精工典雅,型用完備,深受國內外藏家和紫砂愛好者喜愛,是當今紫砂界中屈指可數、為人矚目的陶藝新人。

        許智萍太公(奶奶的父親)張蘭洲與蔣蓉同村(潛洛村人),天賦秉異,極有才華,既擅陶藝,又是醫生、實業家,亦精篆刻。解放前在上海仿制日本進口的“汽油燈”,一度將日本產品驅逐出中國市場;專長于動物雕塑,制作的紫砂犀牛遠銷荷蘭,受顧景舟、蔣蓉贊譽;他創立的“上海齒科廠”至今猶存。宜興鮑達芝曾撰文稱贊張蘭洲的成就,稱他為“杰出陶藝家”??上в小鞍④饺亍卑a,常對子女說“要那么多錢干什么,趕快花花”,卒于衰弱。張蘭洲的生平見于《宜興縣志》,其印章仍在許家。
        張蘭洲僅有一女張秀珍,即許智萍的奶奶,嫁與工人許氏。張秀珍精于制壺,擅制壽星、三號圓壺,七十余歲仍能制作。
        張秀珍之子許冬柏(許智萍之父)在徐漢棠的建議下從事耐火材料工作(當時耐火材料是遠比制壺更為先進的工種),娶妻陸鳳園。許冬柏、陸鳳園育有二女,長女許智萍現為優秀陶藝家,次女許慧萍現為藥劑師。

    范仁良

        范仁良,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出生壺藝世家。自幼跟隨母親學做宜興紫砂壺。范仁良少年時期就熟練地掌握了全手工制壺技法。1986年,范仁良以優異的成績和扎實的制壺基本功,考入江蘇宜興紫砂工藝二廠技工培訓班。范仁良虛心好學,刻苦研練壺藝技法,廣集歷代名家名壺之長,技藝日趨精良。1988年范仁良調入紫砂研究所,專業從事紫砂藝品的設計和研究。1990年,范仁良以突出的壺藝技法被廠任命為輔導教師。1992年范仁良創辦仁藝居陶藝工作室。20多年來,范仁良對紫砂藝術執著追求,立足傳統追索經典,并經過借鑒傳統藝術的精華拓寬創作視野,不斷推陳出新。范仁良集壺藝設計、創作和裝飾技藝于一身,是當今陶都藝德兼備的青年陶藝家,有“紫砂少帥”的美譽。2008年由世界藝術家聯合會授予“紫砂藝術大師”稱號。


        范仁良紫砂壺作品特色

        范仁良的作品題材新奇,構思嚴謹,富有詩意。他對宜興五色土有較深的研究。尤其擅長用絞泥來裝飾壺面。裝飾后的紫砂壺色彩斑斕,各色協調和諧,紋理清晰自然,既形成了變化自然的紋理之美,又展現出如行云流水般動感之韻律。他的絞泥作品雖是他主觀意念之作,且無絲毫的雕鑿之痕,卻大有自然天成之感。他創制的《金豹壺》,采用三種不同色澤的紫砂泥,如諧配置裝飾成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豹,形象逼真。壺面色彩絢麗,壺面和壺色和諧統一,增強了壺的整體美感,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創作的《百寶神壺》,以葫蘆為創作題材,分上下兩部分組成,上壺為貯茶的公道壺,下壺為泡茶壺,上壺壺嘴設在底部,倒茶時可用壺“的”上氣孔來控制。當用手指封蓋氣孔時,壺嘴滴水不漏,當手指離開氣孔時,壺中茶水經壺嘴直瀉而下。該壺以巧妙、奇特的構思,精良的工藝技法,受到中外茶商和壺藝愛好者的高度評價。


        范仁良成就與榮譽
        范仁良創作的《古韻壺》榮獲中國福建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有多件佳作被中外藏家收藏。范仁良紫砂壺作品相繼入編《壺錦》、《紫砂風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集》等多部書刊之中。范仁良從事紫砂藝術創作的業績曾由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無錫日報》等多家傳媒作過報道,并曾載入《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中外名人辭典·共和國卷》等大典之中。
    沈龍娣
    沈龍娣,1964年生于江蘇宜興,2012年高工,省大師徐元明夫人,師從國大師徐漢棠,1981年進紫砂二廠從事陶刻工作,曾獲宜興市“心靈手巧”活動一等獎,1986年師承徐漢棠大師學習傳統工藝全手工技法,刻苦鉆研,2016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工藝美術學,期間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創作的作品多次獲獎,得到收藏家一致好評。陶刻與傳統技術相結合,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曾獲獎項及參加重大活動 展覽簡介: 2001年五月,作品【春竹】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銅獎; 2002年作品【冰片石瓢】在天津首屆【弘藝殿杯】中獲得傳統金獎。
    馮建中

        職   稱助理工藝美術師

        馮建中紫砂壺

    紫砂大咖

    邵亞芬

       邵亞芬

       宜興陶瓷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1968年邵亞芬生于宜興市丁蜀鎮紫砂村(原上元村),是清代制壺名人邵大亨的傳人,自幼受到制壺熏陶,伯父邵生祥是民間制壺名家,其父邵順祥也是一直從事紫砂,是一名民間藝人,邵亞芬自86年畢業后,隨父親、伯父學做紫砂壺,在這20多年的制壺經歷中,受到了許多名師指點。在紫砂三廠期間,受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顧道榮指導,后又受到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邵順生的指點,邵亞芬紫砂壺作品有著很大的長進,憑著對紫砂藝術的迷戀和悟性,潛心研究,以繼承傳統為基礎,推陳出新,揉進自己的審美觀,表現大自然之靈氣,使平凡之作充滿活力,并于2002年與夫周小彬創辦了“亨風陶莊”工作室,邵亞芬紫砂壺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大型博覽中獲獎。

     

       2003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祝福對壺》榮獲全國工藝品禮品博覽會銀獎;

       2006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春花秋實》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7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安逸》壺榮獲第九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7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春花秋實》榮獲連云港海州旅游文化博覽會金獎;

       2007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鳳鳴盛世》榮獲手工制陶技能大賽三等獎;

       2007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魁方》榮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銀獎;

       2010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詩情畫意》榮獲第八屆“中藝杯”金獎;

       2011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安逸壺》榮獲第五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金獎;

       2011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三足石瓢壺》被大公報(香港)有限公司珍藏,同年被國立國父紀念館收藏;

       2011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掇球》榮獲“藝博杯”精品獎金獎;

       2012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蛋包壺》榮獲首屆中國(大連)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金獎;

       2012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如意壺》被淄博中國陶瓷館永久收藏;

       2012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魚化龍》榮獲中國精品茶具金羊獎金獎;

       2013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熊貓壺》榮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

       2014年邵亞芬紫砂壺作品《洋桶壺》捐贈給江蘇大同博愛基金會。

    范錫明
        范錫明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江蘇省陶瓷協會會員
        1964年范錫明出生于陶都宜興——西望村,自幼受紫砂文化熏陶,對紫砂藝術有著非凡的熱情,范錫明紫砂壺作品注重造型的整體效果和內在神韻表達。師從堂兄范永軍(宜興朱泥之王)學習制壺。
        范錫明在多年的紫砂從藝生涯中,創作設計出許多構思新穎獨特的作品,并逐步形成自身的創作風格,所設計制作的作品以方器見長,不失傳統紫砂的沉穩、含蓄,在國內外陶瓷評比中獲得各種獎項,深受海內外壺藝愛好者青睞,其紫砂壺作品被眾多藏家所收藏。
        2010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吉祥如意》榮獲首屆《希望杯》紫砂壺藝大賽優秀獎;
        2010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合升提梁》榮獲全手工制陶大賽二等獎;
        2011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彩蝶壺》榮獲中國宜興優秀青年陶藝家韓國展二等獎;
        2011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六方一捆竹》榮獲全手工制陶大賽二等獎;
        2012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大千壺》榮獲第二屆《希望杯》紫砂壺藝大賽一等獎;
        2012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八方提梁壺》榮獲第二屆《希望杯》紫砂壺藝大賽二等獎;
        2012年,范錫明紫砂壺作品《六方一捆竹》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
    蔣彥
        蔣小彥,也叫蔣彥,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一九五五年生,一九七二年進廠隨著名藝人王寅春學習紫砂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學藝。

        蔣彥其后三次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陶瓷系)學習造型設計與理論已形成自己風格,作品厚重見長,古樸為先,圓潤出眾,霸氣著稱,先后幾十次獲國家評比金獎,蔣彥紫砂壺《古井風韻》現陳列在中南海“紫光閣”,蔣彥紫砂壺《知足常樂提梁》陳列在南京博物館,并在各大媒體登載,在2010年被一百多家媒體評為“中國十大文化產業新聞人物”。 

        蔣彥紫砂壺《葵花寶典》獲全國陶瓷評比三等獎 
        蔣彥紫砂壺《四方抽角》獲江蘇省陶瓷設計評比二等獎 
        蔣彥紫砂壺《西施浣沙》被無錫市博物館收藏 
        蔣彥紫砂壺《金沙寶鼎》獲江蘇省四新產品評比二等獎 
        蔣彥紫砂壺《中華至尊》獲江蘇省陶藝評比二等獎 
        蔣彥紫砂壺《聚寶》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蔣彥紫砂壺《圈竹》被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蔣春音

          蔣春音,藝名佳依,中青年紫砂藝術家、江蘇省收藏家協會會員、助理工藝美術師。蔣春音出生于具有五千多年陶文化歷史的江蘇宜興丁蜀古鎮蜀麓腳下,祖上世襲承陶,是明代制壺高手閔魯生壺藝傳人,師承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何道洪,受家訓文脈較早從事紫砂壺的設計與制作。蔣春音自幼喜書畫、好設計,尤擅藝術作品的創新,既尊重傳統又不拘泥于傳統,紫砂壺藝作品在現實基礎之上求變。

          雋秀、自然飄逸,蔣春音注重紫砂壺器型的點線合一和設計概念,集成個人風格。

          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親筆為蔣春音題詞“委懷之情、一寄壺茗”;呂堯臣大師亦題賦“壺中情”和“陶苑文心竟風流、陽羨古風贊金砂”;汪寅仙大師則題詞“壺中覓天趣、金砂蓋九洲”;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江蘇省美協副主席、著名山水畫家范保文,紫砂藝苑徐漢棠、譚泉海、鮑志強、李昌鴻、顧紹培、何道洪等工藝美術大師紛紛為蔣春音紫砂藝術涂墨贈言。
          蔣春音紫砂壺作品“圓鼎三足”被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主持人任志宏收藏!
          著名畫家,作家,美術評論家陳丹青收藏蔣春音作品“圓古壺”!
          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王立軍收藏蔣春音作品“婉燈壺”!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陳宗興收藏蔣春音作品“玉帶壺”!
          蔣春音紫砂壺作品“源之泉”獲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年度提名獎——銅獎!
          蔣春音紫砂壺作品“靈獸福祿”2009年被無錫博物院永久收藏!
          蔣春音紫砂壺作品“春之曦”2009年被無錫博物院永久收藏!
          蔣春音紫砂壺作品“半月彎”2010年被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
    李昌鴻
      李昌鴻,男,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6年 第五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3年 首屆)、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委員會顧問、中國文化管理學會中國紫砂文化研究員、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1937年生于宜興丁蜀鎮,1955年高中肄業考取宜興紫砂工藝廠工藝學習班,師從顧景舟大師習藝,1958年畢業后,受聘紫砂工藝廠技術輔導、車間主任、技術科長、副廠長、總工藝美術師,1993年任宜興鴻成陶藝有公司董事長,2004年任宜興昌華陶藝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今。

      屢有新品赴香港、臺灣、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舉辦紫砂精藝展,為弘揚紫砂陶文化載譽而歸。

      于1993年10月和沈蘧華一起帶領子女全家為弘揚紫砂陶文化,培養紫藝接班新人,發展宜興經濟,創辦“宜興鴻成陶藝有限公司”,2004年合資公司期滿,接著申辦了“宜興市昌華陶藝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為弘揚紫砂事業再作新貢獻。
    楊志仲
      楊志仲,1963年出生于宜興書香門第,2016年高工,自幼喜愛書畫,八十年代從業紫砂,師從高級工藝美術師邵新和。2004年考取江蘇省經貿學院(工藝美術設計專業),為了提高藝術綜合素質。2006年5月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研修班進修。2007年參加江蘇省陶瓷實訓基地全手工制壺培訓。2009年考取南師大工美本科。

      2011年參加江蘇省陶瓷實訓基地全手工成型提高班培訓,集創作、設計、制壺、銘刻為一體,發表論文數篇。2013年清華美院高級研修班進修。

      作品《四季平安壺》榮獲第八屆上海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作品《東方獅壺》榮獲第四屆中國(南寧)國家級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作品《豐衣足食》壺榮獲第二屆太湖博覽會銅獎;

      作品《大虛扁》被淄博中國陶瓷管永久收藏;

      作品《四季平安》被安徽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1年作品《信手拈來自有神》入展江蘇省第三屆刻字藝術展。

      任淦庭第二代傳人:師從高級工藝美術師邵新和。邵新和為“紫砂七老”之一任淦庭的傳人,16歲開始隨任淦庭學習雕刻,傳承大師功力,在書、畫、刻方面有一定造詣。

      最高性價比、絕對升值:在工藝師級別的紫砂藝人中,論作品的做工,論文化底蘊,楊志仲都算得上是佼佼者,集創作、設計、制壺、銘刻于一體的全方面藝人,獲獎作品也頗多,他作品的價位目前在眾多國家工藝師中相對較低,其升值的潛力極為可觀,非常值得珍藏。

    職稱查詢

    專題精選

    陳宗寶介紹與特色紫砂壺工藝

    ...

    絕句

    紫砂新賞...

    茶與禪心

    胸容天地形神氣,一片禪心寄紫砂...

    飲茶益處與注意

    好茶似酒,不宜貪杯...

    黃麗萍

        黃麗萍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黃麗萍先后師從談堯坤、徐秀堂、汪寅仙

        1978年黃麗萍高中畢業,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學徒,并先后師從談堯坤,徐秀堂,汪寅仙,湯鳴皋,倪順生。黃麗萍對紫砂制壺、雕塑、裝飾有獨到之處。后進入江蘇省陶瓷研究所從事紫砂研究和新品開發,并參加了江蘇省首期陶藝創新設計高級研修班學習,畢業于南師大美術設計系。時任陶瓷藝術中心創新設計負責人。

        黃麗萍經過30多年來陶瓷藝術的探索與創新。先后被天津市人民政府。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政府作為特邀嘉賓進行紫砂藝術交流。黃麗萍紫砂壺作品《圓夢壺》被天津博物館收藏,《春竹壺》被沈陽故宮收藏。黃麗萍紫砂壺作品《雙線竹鼓》、《人與自然》(雕塑)、《六方筆筒》、《八貓戲碟掛盤》等作品分別在國家級工藝美術評比中獲獎。黃麗萍所制紫砂壺作品做工細膩、嚴謹、新穎、典雅。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

    王杏軍
        職  稱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王杏軍,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青年優秀陶藝家工藝美術師、當代中國宜興陶藝名家。
        1965年王杏軍生于宜興陶都,自幼受紫砂陶藝術熏染,熱衷于紫砂事業。1983年王杏軍從事紫砂壺藝的設計與制作,師從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昌鴻,并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進修深造。由于具有較好的美術基礎,很快在同行列中出類拔萃。王杏軍二十余年來,勤奮研習,其紫砂壺作品古樸甜醇,在平穩中求動感,流暢中求曲變,傳統中求新意,小品中求大氣,大品中求細膩,實用中求美觀,文雅中求情趣。

        王杏軍曾多次參加馬來西亞、澳門等海內外精品大展。其王杏軍作品多次榮獲海內外精晶展各獎項,并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陳列館,文物館,博物館所收藏,并入選《藝術與收藏》、《宜陶人》、《壺魂》、《當代中國紫砂圖典》、《紫砂典藏》、《中國紫砂文化與藝術》等紫砂書刊。

        王杏軍其紫砂壺業績載入《首屆宜興陶藝新人新作獲獎作品集》、《中國十大茗壺集》和《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獲獎作品集》等。并在河北省電視臺、南寧電視臺等臺作專題報道。2015年10月王杏軍榮獲首屆“景舟杯”高級職稱組銅獎。

    周慧
        周慧,(周慧仙),高級工藝美術師,1971年周慧生于宜興陶都紫砂世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宜興紫砂行業協會會員,從小即耳濡目染,長大后,多方學藝,集思廣益,在宜興紫砂培訓中心系統地學習工藝美術專業,并和自己從小就酷愛的文學交匯融合,把詩,書,畫巧妙地融匯進紫砂藝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自成一派。
        周慧多年來兢兢業業,勤奮好學,在制壺的同時,一直致力于宏揚紫砂藝術,并取得不俗業績,1990年周慧創辦“紫藍陶藝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紫藍”壺藝紫砂壺產品,2005年,紫砂壺作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屆中國傳統產業展覽會上獲得金獎,“紫藍”品牌獲“中國傳統產業品牌優秀單位”稱號。
        由其周慧親自設計制作的“獅行天下”、“撥云見日”、“珠圓玉潤”等紫砂壺在多處國際陶瓷博覽會上榮獲金銀優秀獎,所制花壺,光壺,雕塑類壺,全為純手工制,造型典雅端莊,泥質上乘,工藝精湛,寓意豐富,講究“形”“神”“氣”“韻”集實用價值,氣術欣賞,收藏功能為一體。
    蔣建軍
        蔣建軍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宜興紫砂陶優秀承傳人
        1969年蔣建軍生于陶藝世家,1985年蔣建軍進宜興紫砂工藝廠研究所學藝,師承高級工藝美術師周定華,1993年蔣建軍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紫砂設計”培訓班專業深造。后又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鮑志強為師,技藝突飛猛進,紫砂壺作品更具端莊渾厚之感。
        蔣建軍擅長紫砂壺造型設計和創作,尤以塑器和方器見長,作品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
        承傳統、勇創新,紫砂壺作品經常發表于《當代紫砂群英》、《壺中天地》、《壺魂》等專業書刊,多次榮獲各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銀獎,為各藝術館收藏。
        2004年蔣建軍紫砂壺《展望壺》榮獲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
        2005年蔣建軍紫砂壺《吉龍如意壺》榮獲第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6年蔣建軍紫砂壺《漢風壺》榮獲第八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8年蔣建軍紫砂壺《環龍戲圓壺》在中國收藏家喜愛的工藝美術大師和精英評選活動中,被評為銀獎
        2008年蔣建軍紫砂壺《紫玉神韻壺》榮獲第十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5月蔣建軍紫砂壺《瑞獸呈祥壺》被韓國陶瓷文化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賈益芳
        賈益芳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宜興紫砂行業協會會員
        1990年賈益芳畢業于現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陶瓷美術專業。師從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陳建平大師。1990年—1994年賈益芳于宜興美術陶瓷廠研究所任創新設計員,從事陶瓷壁畫與陶瓷造型設計。1994年-2003年賈益芳調入宜興陶瓷公司教育中心,從事職業高中美術教育?,F專職從事美術陶瓷創新。
        2005年賈益芳紫砂壺《博愛》壺榮獲河北省首屆中國紫砂精品博覽會金獎,同年《水珠壺》、《道中》壺獲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9年賈益芳《秋色宜人》紫砂泥畫獲首屆陶藝新品銀獎;
        2009年賈益芳紫砂壺《金玉滿堂》獲江蘇省工藝美術“藝博杯”銅獎;
        2010年賈益芳《國粹》紫砂畫板獲江蘇省二等獎、全國陶藝新品優秀獎、2012年陶藝作品創新評比優秀獎;
        2011年賈益芳紫砂壺《情趣壺》、《山花爛漫》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1年賈益芳紫砂畫板《陶都印象》獲省工藝美術“藝博杯”第二屆陶藝創新作品銅獎、2012年陶藝作品創新評比一等獎;
        2011年賈益芳紫砂壺《山花爛漫》壺榮獲中國(宜興)紫砂原創專利作品評比金獎;
        2011年賈益芳紫砂壺《石景壺》獲第十三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1年賈益芳獲國家專利作品三件《欣欣向榮》壺、《年年有余》壺、《山花爛漫》壺;
        2012年賈益芳《知秋茶具》獲第二屆《希望杯》紫砂壺藝大賽一等獎、中國濰坊第五屆文化藝術展金獎;
        2012年賈益芳紫砂壺《花姿色組壺》獲陶藝作品創新評比三等獎;
        2013年賈益芳紫砂壺《金玉滿堂》被中國紫砂博物館、安徽博物院永久收藏;
        2014年賈益芳紫砂壺《行云流水組壺》獲首屆江蘇省陶瓷藝術作品展銅獎。
    邵立平
        邵立平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江蘇省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中國民主同盟成員
        美術高級教師
        中國紫砂陶緊缺型人才培訓基地負責人
        首屆“景舟杯”銅獎得主
        1965年11月邵立平生于江蘇宜興蜀山,1985年高中畢業,同年10月進宜興紫砂二廠,邵立平隨家父邵新和(邵業)學習紫砂陶刻。1986年11月邵立平師承徐秀棠先生學習紫砂雕塑及紫砂壺藝制作。1990年8月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從事工藝美術教學、陶藝創作至今。
        2004年6月邵立平紫砂壺作品《紫砂石瓢壺》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作品《象牙雕刻擺件》獲首屆中國宜興陶藝裝飾展優秀獎。
        2004年8月,邵立平紫砂壺四件作品《望天》、《八方提梁》、《半月》、《達摩過江》在《茗壺賞析》上刊登。
        2005年3月,邵立平紫砂壺作品《紫權》被宜興紫砂博物館收藏。
        2005年10月,邵立平書畫作品《墨葡萄》獲首屆“悲鴻獎”銀獎。
        2005年12月,邵立平紫砂壺作品《大彬提梁》在《茶界》上刊登,并伴登文章《壺邊白話》一篇。
        2006年9月,邵立平紫砂壺作品《圓?!份d入《紫砂藝術典藏》一書。
        2007年1月,邵立平紫砂壺作品《紫韻》入選首屆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銀獎。
        2007年10月,邵立平紫砂壺作品《天方組壺》入選全國八屆陶展。
        2008年9月,邵立平參加“第二屆宜興紫砂陶全手工技藝大賽”,榮獲“合格傳承人”稱號。
    余志平
        余志平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優秀青年陶藝家
        1963年余志平出生于宜興丁蜀,大專學歷。因丁山深厚、悠久的紫砂文化熏陶,入行以來深入研究紫砂陶傳統工藝技巧,在掌握光素器造形要領之余,立足傳統根基之上,力求遵循紫砂審美的一貫要求,審慎創新,表現新的傳統工藝繼承者對新時代的理解和領悟。余志平擅長全手工紫砂壺作品的制作。近年來得到多位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心指導,其技藝得到很高的提升,所做紫砂壺作品深得藏家和玩壺者的喜愛。
        2000年 余志平經中國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授予“中國紫砂優秀青年陶藝家”稱號。
        2002年 余志平紫砂壺作品《坡仙遺風》榮獲第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
        2003年 余志平紫砂壺作品《仿古如意》榮獲第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6年 余志平紫砂壺作品《魚罩》被無錫博覽館永久收藏。
        2007年 余志平紫砂壺作品《倒影》榮獲江蘇省陶瓷藝術實訓基地手工制陶技能大賽優秀獎。
    吳永明
    吳永明(懷人)工藝美術師【簡介】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師從著名書畫篆刻陶藝家查元康,作品大器古樸,做工嚴謹,性價比高,有獨特的個人風格與濃郁的文化氣息。吳永明,字懷人。國家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宜興市陶刻專業委員會委員,宜興丁蜀中等專業學校紫砂實訓指導教師。1975年9月吳永明出生于江蘇宜興,室號“天明醉陶”,1995年入道得陶刻名家陳宏林老師的指點,后結緣拜師于著名金石書畫篆刻家查元康先生,致力于紫砂藝術的創作研究。善設計制陶,擅長陶刻。吳永明紫砂壺作品清逸雋秀,古樸大氣,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與藝術價值,深受中外各界人士的青睞和收藏。 吳永明紫砂壺評析: 1、精刀篆刻,自制自銘 吳永明老師的紫砂壺作品多是自制自銘,一路走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98年跟隨陶刻名家陳宏林學習陶刻藝術,后結緣拜師于著名書畫篆刻陶藝家查元康先生,進一步歷練陶刻的技藝,筆劃間起、承、轉、收的細微之處,都著意臨寫,一筆一刀地升華自己。 2、良師指導,一日千里 93年吳永明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學習制壺技術,得到大師李昌鴻、陳國良的悉心指導;98年跟隨陶刻名家陳宏林學習陶刻藝術,后結緣并且拜師于著名書畫篆刻陶藝家查元康先生;經多為名師指點,自身潛心投入,紫砂壺作品熔古鑄今,雅致空靈,極具文化品位。 3、摘陳國良(研究院級高工)老師勵言 吳永明的紫砂壺,在精工之中,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味,這“味”就是神韻。吳永明的吳永明作品與眾不同之處,不單純是造型的區別,在造型之外更深層的是他對藝術的悟性而引發出的作品的韻味。在我眼中,中心于對紫砂藝術的研究,從材質至造型,從使用功能到藝術欣賞,都在默默地用心思考與實踐。
    周界
        周界,1975年生于江蘇宜興,畢業于無錫輕工業職業學校。隨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張正中學習紫砂至今。

        作品以仿生形態為主,做工精細,局部刻畫細膩,表達物象與自然之美,擅長對對象事物外部特征的把握及表面肌理的模擬,把雕塑意境與茶壺相結合,使紫砂壺賦予了新的生命見解,賞玩、收藏皆宜。
    張菊仙
    1964年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陶藝世家,從小受到紫砂藝術的熏陶,對紫砂藝術有著濃厚的情趣,1980年高中畢業后進廠工作,從事紫砂制作二十余載,2008年與丈夫在宜興紫砂工藝廠創辦“紫錦茗壺苑”工作室。 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并在名師名人的悉心指導下,所創作品兼具傳統和現代特色,以傳統光貨為主,作品無不珠圓玉潤、線條流暢、端莊嚴謹,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充分地體現出富有神韻的紫砂藝術魅力。其作品多次榮獲藝術大獎,并被多家博物館收藏,深受海內外廣大紫砂收藏者的喜愛。 2004年9月《子冶石瓢壺》榮獲第二屆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 2004年9月《龍蛋壺》榮獲第二屆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銀獎。
    程懸
        程懸,女,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出生于宜興陶藝世家。父親程輝系紫砂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紫砂藝術研究所所長,是當今陶都著名的資深陶藝家。

        程懸自幼受紫砂文化的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響,酷愛紫砂壺藝。少年時期曾讀過多部陶瓷名著和名作。198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學藝,師從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陳國良學習紫砂壺的造型、設計和制作。她心靈手巧,天資聰慧,技藝日趨精湛。1991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被選入紫砂藝術研究所,專業從事中高檔紫砂藝術壺的設計、創作和研究,并有幸得到蔣蓉、汪寅仙、何道洪等工藝美術大師的藝術指導,使她逐步領悟了紫砂藝術的真諦。1994年進中央工藝美院進修陶瓷造型設計。經過長時期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探索和總結,她不僅具備了扎實的陶藝理論基礎,而且具有極其豐富的設計和創作經驗,從而成為當今青年陶藝家中的佼佼者。

        她設計和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寓意新穎,造型優美,古樸典雅,大氣渾然,既有傳統形藝之美,又頗具時代特點。她尤其擅長通過作品的精、氣、神、韻來提高紫砂壺的藝術含量和整體美感。她設計和創作的《北瓜提梁壺》,突破了傳統常規的高度和長度,成功地實現了自己對提梁成型易變形的挑戰。該壺以優美的造型和獨到的高難度工藝技法在第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榮獲優秀獎。

        她與其父親程輝合作設計創作的《八罌伯仲壺》榮獲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節“中方杯”銅獎?!睹杞鹩竦褖亍窐s獲上海浦東紫砂文化博覽會金獎?!峨p線韻流壺》由中央工藝美院收藏。由她設計并制作的《浪花壺》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周宇杰
    周宇杰,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出生于陶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加之受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姨媽高麗君,姨夫王小龍(王寅春之子)的影響對紫砂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1995年正式從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季益順(江蘇省名人),在宜興紫砂工藝一廠研究所季益順工作室學藝,后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陶瓷造型設計。

    作品從美觀實用為出發點,以象征手法造型融合了美術美感,自然生趣,追求物態機理質感而變化,賦予人文情趣,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國內外紫砂收藏者的一致好評。作品多次在國家級陶瓷藝術精品展大賽中獲獎,并被陶瓷博物館永久收藏。

    1999年在宜興紫砂工藝一廠研究所成立《周宇杰工作室》從事藝術創作至今。2002年在宜興陶瓷博物館創辦《陽羨印象工作室》。
    邵莉
        邵莉,清代制壺名家邵大亨第七代傳人。1982年邵莉生于宜興,2014年助工,自幼嚴承家學,迷陶醉砂。先祖的作品以渾樸見長,邵莉則以精巧取勝,傳古而不泥古,融會貫通,博采眾長。 

        小荷才露尖尖角,邵莉用手中的紫砂土,揉捏出與紫砂的不解情緣。經其父邵順生的指導,邵莉紫砂壺作品細膩內秀、疏放有度,有大家之風,又不失靈氣。 


        邵莉榮譽
        2003年 邵莉紫砂壺作品"張牙舞爪"獲全國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3年 邵莉紫砂壺作品"一脈相通"壺獲中國工藝美術銅獎。 
        2004年 邵莉與父親邵順生合作作品"好漢壺"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04年 邵莉與父親邵順生合作的"大吉大利"壺 獲中國工藝美術民間工藝博覽會金獎。 
        2014年 邵莉在父親指導下,通過努力,考?。壹壷砉に嚸佬g師"專業技術資格。
        2015年 邵莉紫砂壺“路路通” “清高”壺被中國紫砂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6年 邵莉紫砂壺“步步高” “雅六方”分別在紫砂手工制作大賽活動中獲得銀獎。

    謝靜

        謝靜 

        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江蘇省陶瓷協會會員 

        謝靜紫砂藝術工作室創辦人

        謝靜,1987年生于陶都宜興,自幼在紫砂天地里耳濡目染,憑借從小練就的扎實的制壺功底和自身的悟性,在大師的指導下,很快成為紫砂界的后起之秀。謝靜紫砂壺其作品造型優美清新、典雅大方,吸取傳統工藝之精華,結合現代工藝之巧妙,謝靜紫砂壺作品中充滿了生命力和想象力,多次參加業內展出并獲獎,深受紫砂藏家的青睞。謝靜紫砂壺作品及行業論文被多家報紙刊登。

    邱永新
    邱永新,男,生于1976年08月,2017年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
    華青
      華青,男,1974年生于江蘇宜興丁蜀鎮,2014年助理工藝美術師,1990年進入無錫技術學院,1993年畢業于該院《陶瓷工業》???,成績優異。

      學習制壺后,師從李碧芳高徒周建英。小有所成,又經工藝美術師周剛老師的悉心指導,對壺的結面結構有更深的理解,現又經陳巖老師(李碧芳之子)言傳身教,其作品繼承傳統,開拓創新并加入自身對壺的理念,更擅長全手工方器制作,做工嚴謹,作品線條流暢,曲折方圓、轉折舒適。

      在長期的制作與設計中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潛心研究與探索,逐漸形成氣韻清靈,形意飄逸的風格,作品多次獲得國內評比獎項,并深入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陳益葉
    陳益葉1992年出生于宜興丁蜀鎮,從小受父母親的熏陶,酷愛陶藝創作,對陶藝有獨特的創意和見解。大學畢業后跟隨父母親學習紫砂制壺與設計。以流暢的線條、透氣沁人的風格,自創陶藝體系,使作品更具現代文化氣息。其作品倍受國內外陶藝收藏家的喜愛和贊譽。
    莊亞新
        莊亞新,莊玉林侄女,優秀青年陶藝家、江蘇省美術協會會員、江蘇省陶瓷協會會員。生于陶藝世家,1996年就讀于江蘇省陶瓷輕工業學校,畢業后跟隨實體派高級工藝師莊玉林學習制壺工藝,刻苦勤奮、做工細膩,制作作品神韻畢現,意態豐富,所創作品得到一致認可。

        2000年被委派到清華大學工藝美術陶瓷系進修學習深造,其結業作品《福壽壺》由于造型優美、創意獨特,寓意吉祥而被學校收藏并留作教材使用,近年來致力于藝趣結合的創新之路,獲得成功,部分佳作得到壺藝愛好者的收藏。

        作品在全國性展評中屢獲大獎,多次刊登在書刊上,受到各方壺藝愛好者的青睞與珍藏!
    張濤
        張濤,國家級工藝美術員,張濤紫砂壺主攻制壺方向。
    陳偉軍

          職   稱民間藝人

          陳偉軍,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青年陶藝家,1969年出生于世界獨特的陶都--宜興丁山人;大多從事紫砂行業"有的具有先天陶藝的塑養"、"有的具有先天制壺的能量"。

          生在陶都能以優越的環境,具有先輩們的創造與現代人的"科藝變革",具有紫砂泥古雅的色澤和可塑性強的特性來豐富我們的紫砂藝術。

          國偉陶藝主要從事紫砂作品的推廣與開發,在制作技藝上進行探索與研究,陳偉軍紫砂壺作品以"工整精細""厚實曲雅""渾然大氣"來滿足廣大紫砂收藏愛好者的要求為宗旨,同時與各企業及個人塑造紫砂禮品,至今在紫砂藝術界上是一個新的亮點。

    楊成虎
    楊成虎
    潘華娣
      潘華娣,工藝美術員、中青年陶藝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宜興陶瓷協會會員

      1970年出生于人杰地靈、風光秀美的宜興丁蜀,從小玩泥,自幼習陶,對紫砂藝術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創作過程中受到多位名家大師的指點和作品風格影響。多年來對紫砂藝術的執著、刻苦研練壺藝技法和歷代大家名作,技術精進。

      近年來,潛心壺藝,對歷代經典茗壺進行了認真研習揣摩,并不斷從壺外藝術中汲取營養,積累提高,對紫砂陶藝的泥料選擇、造型設計、制作技巧等精益求精,展示了自己對紫砂陶的認識和理解。時有新品推出,是當今中青年陶藝家中的佼佼者。

      作品以傳統風格為主,整體美觀大方,極具藝術性、觀賞性、實用性。做工精細挺拔,線條流暢自然,每件作品都溶注著作者的心和意,都散發著濃郁的東方藝術特色,結構嚴謹、周到,唯美的藝術思想,充分體現古陶都富有神韻的紫砂藝術魅力。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陶瓷展評并獲獎,深受海內外紫砂愛好者的喜愛和收藏。
    李娜
        李娜

        青年紫砂陶藝家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中國宜興紫砂收藏鑒賞專業委員會理事

        李娜自1997年跟隨倪金榮全面學習紫砂壺制作,后又拜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儲彩琴為師,學習南瓜壺制作,李娜紫砂壺制作技藝日漸成熟。藝無止境,2011年至2014年期間,李娜在中國地質大學藝術設計本科專業進修學習。

        李娜其聰明好學,悉心鉆研制壺之道,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嚴謹制壺風格,使其紫砂壺作品“工極而韻、紫玉蘊光”,以傳統花器見長,取材自然,寓情寓意于器,生動傳神,局部到整體無不展現自然之美,亦擅長光素器,線條靈動暢快,灑脫之氣點滴迸發。李娜紫砂壺作品受到社會各界諸多藏家、玩家的追捧。實屬紫砂界青氣陶藝家之典范,李娜紫砂壺作品極具收藏潛力。

    周鋒
    周鋒,出生在江蘇宜興這處充滿藝術靈氣的故土,世家從事壺藝,從小受到紫砂藝術的熏陶,對其產生濃厚興趣。成年后自身豐富的人身閱歷,執著追求,練就了制壺方面的綜合功力。尤其多年來潛心鉆研,對紫砂泥料制作工藝有著深入的摸索和研究。周鋒紫砂壺作品融合了傳統壺的氣度,現代壺的精致,且美觀實用,制作的紫砂壺受到國內及港澳臺各界人士的肯定,多被收藏。 周鋒紫砂壺的作品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紫砂藝術的執著追求,也真正繼承和發揚了宜興紫砂這古老而悠久的文化。
    戴琳琳

           職   稱工藝美術師
           戴琳琳,1961年出生于江蘇宜興,藝名砂林,師從華建民,創作室研究員、工藝美術師,84年進宜興市合新陶瓷廠學藝,90年進華氏藝陶創作室工作從師著名陶藝家華建民學藝負責紫砂壺手工制造及新品開發設計,戴琳琳曾獲1994年全國評比二等獎,95年江蘇新品展評二等獎,96年江蘇輕工產品評比二三等獎。戴琳琳紫砂壺其業績和佳作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紫砂壺珍賞》、《陶魂》、《當代宜興陶藝名家集》等十多種專集。

    徐劍華

           職   稱:實力派陶藝家

           徐劍華,優秀陶藝家,宜興市紫砂協會會員。1955年出生于宜興丁蜀鎮,自幼承家傳制壺,后又曾經在宜興紫砂一廠制壺多年,制壺技法逐漸成熟。徐劍華其紫砂壺作品頗有顧氏門風之味,徐劍華中年受書畫大家徐安碧、江云祥先生的影響其作品有了書卷意濃,古樸大方,線條流暢,畫面精美等特點。徐劍華紫砂壺作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
           徐劍華制作紫砂壺,一個特點是不用外家泥,在徐劍華眼里,所有不是自己藏泥所制之壺,都不能上得廳堂。此理雖些許偏激,但也能看出徐劍華對壺對泥的執著。所以他的一些泥料,市面上幾乎看不到,譬如100%純料的本山綠,譬如83年的龍山紅。 徐劍華另一個特點是量少,有的紫砂壺的壺型一年僅制6、7余把,比及很多所謂高工大師,一年產壺無數,網上鋪天蓋地的,來得實在很多。

    唐彬杰
    唐彬杰,高級工藝美術師,1968年出生于宜興,1986年起從事紫砂壺創作設計制作。1993年進宜興錦達陶藝有限公司工作,拜顧紹培大師為師,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系統地學習了紫砂壺、盆、瓶等多種器形技法和造型設計理念,制作工藝上秉承純手工制作的風格。
    學歷
    1994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設計學》進修
    2003年加入江蘇工藝美術學會
    2004年參加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進修
    2004年參加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專班進修
    榮譽
    1995年捐贈《無相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收藏
    2000年江蘇陶藝展《蟠梁壺》獲三等獎
    2000年捐贈《蟠梁壺》無錫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5年中國陶都國際陶藝展《松竹梅》套壺獲傳統類一等獎,鹿鼎提梁獲優秀獎
    蔣齊軍
          蔣齊軍,紫砂壺制壺世家出生,自幼耳濡目染,受父輩耳提面命,蔣齊軍本人青年時跟隨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清代制壺名家邵大亨的第六代傳人邵順生學藝,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 
          蔣齊軍從藝二十多年來,深入研究古代經典名作,領悟神髓,師古創新,善博眾家之長,以他山之石攻玉。蔣齊軍對創作有著研究的要求,所制作作品,形態樸素雅致,色澤溫潤。
          技藝純熟,工藝精湛,細節處理完美,散發這濃厚的陶文化氣息。
          蔣齊軍其紫砂壺作品曾多次在報刊雜志,作專題介紹,頗受陶藝界及紫砂愛好者的好評。
          所制作的壺不論是做工還是泥料都是十分的考究,同時在學習前人及大師制壺技藝造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追求、有所突破。
          近20年來在制壺方面做到了工藝與自然、壺式與雕塑、紫砂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有機結合。
          蔣齊軍創作“供春壺”時,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并賦予作品以新意。
          蔣齊軍紫砂壺取材已伏十年的紫砂段泥和老紫砂料相配,形成現在的紫玉金砂料,造型質樸輕巧。
          在此基礎上,把微雕藝術與塑蟲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更突出“供春壺”的藝術性、趣味性、觀賞性、將樹癭刻畫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整體結構巧妙,造型古拙隨意,幽野風雅,氣度不同凡響,形成了紫砂藝術的獨特性格氣質。
          蔣齊軍為人低調沉穩,做壺功底非常了得,整個宜興當地只要是做供春,會和他切磋壺藝,潛力巨大,是一位十分難得的制壺藝人。
    黃興隆
    黃興隆紫砂壺工藝師
    張洪強
          張洪強,紫砂壺民間實力派高手陽羨六友潘旭峰入室大弟子,是潘最為得意的徒弟,張洪強紫砂壺在2015年首屆“景舟杯”制壺大賽中獲民間組銀獎。
    国产性拍
    <th id="nocvz"></th>
    <tbody id="nocvz"></tbody>
    <span id="nocvz"><pre id="nocvz"></pre></span>
  • <dd id="nocvz"></dd>
    <rp id="nocvz"></rp>